本周無計劃 ~既然如此,送完兒子去台北補習後,
就近來去位於台北士林的芝山文化生態綠園
隨意走一走拍拍照當作散步吧!
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原本是軍事情報局的彈藥庫,
後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接管,於2005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。
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園區雖然不大,
但擁有相當豐富的鳥類、兩棲類、昆蟲以及植物生態,
同時這裡是台北地區唯一現存「芝山岩文化層」的所在。
而經過清領、日治、國民政府時期,先後以保安林、天然紀念物、
文化遺跡、情報局軍事重地等名義嚴加保護並禁止開發,
也因為如此,芝山岩保有了最完整的生態與文化面貌。
↓生態園區的大門,需要購票進場,一人收50元清潔費~
(旁邊就有幾個停車位,但是要先買票再請售票員幫忙搖控開門囉)
入內門邊有園方提供的防蚊液,今天穿短褲來,還是噴一下保險些~
一進大門後的木橋~ 左側就是水生池
水生池~種植精選北台灣原生的水生植物,營造出蛙鳴、蜻蜓輕點水面的景象
生態暖房:本地原生種植物且內含鍬形蟲、攀木蜥蜴、蓋斑鬥魚等巢箱展示櫃,
不過目前感覺似乎沒有甚麼整理,裡面的植物陳設感覺有點凌亂,
透明的玻璃箱也都長了一些青苔,所以只是看看介紹和找一下介紹的蟲類
和蓋斑鬥魚位於何處,找不到什麼漂亮的照片可以拍攝~
視聽教室與販賣區,裡面有芝山岩的地層以及芝山文化層的多媒體解說。
此時發現這裡大概真的是太過天然吧!很適合各種動植物昆蟲生長,
蚊子真的不少且個頭碩大,剛剛噴的防蚊液似乎也沒法完全擋住,
趕快拿出自備的防蚊液加強一下,奉勸來此的遊客,最好還是穿長褲來吧!
一樓的展示館:介紹此地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~
位於二樓的展示廳,真得很小,且大部分為DIY教室和行政辦公室~
得得之家:鳥會的野鳥救傷工作站~
起源於一隻受到民眾不當餵養的「領角鴞寶寶布萊得」。
當時他是隻約一個月大的小貓頭鷹,落巢被民眾拾獲,但民眾不知牠該吃些什麼,
就餵了牠二個多月的白吐司,等到羽毛變成雪白且不斷掉落、腿軟完全無法站立,
才緊急送到鳥會來。鳥會的義工卻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讓布萊得回復健康,
但也因為與人類相處太久而無法野放回歸大自然。
因此,在此規劃了野鳥護育中心,為無法野放的傷鳥及落巢的雛鳥,提供一個場所。
比較需要注意的是,進得得之家養護必須要經過台北市野鳥學會及獸醫師認可才能入住~
這是園區內唯一感覺較值得參觀的得得之家,因為看到了幾隻在外面遊蕩不怕生的台灣藍鵲~
好大的松鼠也下來湊熱鬧了~
另一隻在上面好奇的盯著我們~
樹下也有一隻不知什麼鳥(我對這可沒啥研究!)
仔細看看的話,總能發現驚喜~
外面大榕樹下,匯豐銀行今天剛好在此辦活動,感覺熱鬧了不少!
要不,平常來此的人應該不多吧!
園區真得很小,逛沒兩下就要出去了,這邊是東側出口,
因為導覽上說由此出去可以往考古探坑教室~
不過假日免費導覽要等到11點才有,我們還是自己逛逛吧!
外面的木棧板步道就是芝山岩自然生態步道~
這條步道規劃的還不錯,乾淨平坦且不會曬到太陽~
這裡的樹木應該也都有些歷史了~
很適合帶小朋友步行,步道中間還有防滑橫條,設計的很貼心~
到了上面的芝山公園了~
哇!這麼陡喔!放心,我們進來的木棧步道可是徐徐上升的,並不是由此陡上的~
這下面就是芝山公園入口處~
拖下鞋子,走一下健康步道吧!(不過,真得很痛,我只走了一半就半途而廢了)
民國48年,陽明山管理局首次整理芝山公園,重新詮釋民眾對於日據時代所謂的國與教育的價值觀,
透過國民大會決議通過,重新在芝山岩豎立芝山巖事件碑,以彰顯先民的抗日義舉。
芝山巖事件:西元1895年日人治台後,日本總督府將學務部由大稻埕移往芝山巖,並以當時漳州人的信仰中心惠濟宮為「芝山巖學堂」,教導台灣人學習日語,進行皇民化改造,但1896年,傳習所6名日本教職員遭到台灣人民殺害,震驚當時日本高層,芝山巖事件隔天,日軍進入士林,追補殺害六名日籍教師的台灣人,並遷怒士林保良局主理潘光松,又以知情不報將潘光松判決處斬首之刑處死。殺害日籍教師的台灣人也被視為土匪全部予以處決,此即是所謂的「芝山巖事件」。
芝山巖事件發生後,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特別題字於芝山巖山頭,豎立「學務官僚遭難之碑」以茲紀念,在台灣光復後,國民政府將芝山巖事件視為台胞抗日事件,另立「芝山巖事件紀念碑」,結果整段歷史真相,就像兩個以不同族群歷史觀點解釋的碑文一般,混淆未明。
「戴雨農將軍事略」紀念碑。碑上說述了這位抗日將軍的生平事蹟。
「遭難」日本教師姓名碑。
逛完了~走在下方的人行道上,發現這邊都有如此可愛的鋼牌位於人行道上~
芝山岩附近地圖~圖片來自於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0203)
其實,芝山巖的步道附近的古蹟很多,有時間的話應該搭配附近的
石頭公廟,北隘門,惠濟宮,西隘門,洞天福地...等地方,
來做一個完整的行程規劃,如此也才更能深入的了解芝山文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