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覺似乎蠻久沒有登山健行了呢! 本周末沒有其他活動,
全家到台北內湖的鯉魚山步道走走,順便享用一下義式午餐
以前曾經走過附近的大溝溪步道與碧湖步道,請參閱下列連結
鯉魚山的由來,是因山形酷似一尾鯉魚而得名。
鯉魚山有兩條登山路線, 一從大湖的葉氏祖廟,由魚嘴爬向魚頭;
一從碧山巖入口的商店旁,由魚尾爬向魚頭。
↓今天將補足附近的另兩條步道,參閱下列地圖~
該圖片引用來源為~http://www.tonyhuang.idv.tw/
從碧山巖出發,經鯉魚山步道到大溝溪步道,
最後接圓覺瀑布步道回返(全程約2小時)
↓車子就停在碧山巖的停車場,順訪旁邊有名的白石湖吊橋~
↓碧山巖,祀奉開漳聖王。
↓尋石階往上,探詢步道起點~
↓往右通往忠勇山(約10分鐘路程),往左則是通往鯉魚山步道~
↓水牛代表的是吃苦耐勞的農家精神~
由此階梯往下,叉路往右走可接到下方的車道(碧山路)
↓穿過馬路(碧山商店),轉彎處就是步道入口,
此處的小停車場約可容納4~5台汽車停放~
↓鯉魚山步道登山口~
↓往鯉魚山主峰,旁邊的休憩椅都是鯉魚造型,蠻可愛的呢!
↓一連串的石階路~
↓步道旁出現迷你萬里長城,長城沿步道而行,
一路起伏綿延,還設有亭幛樓閣, 頗為傳神。
↓鯉魚山,海拔222公尺,有一座涼亭,步道旁有迷你雕塑。
↓可遠眺南港山及台北101大樓~
↓步道兩側的迷你雕塑愈多,宛如小型的小人國,
有台灣的十大建設、知名建築及國外著名景點~
↓這些是早期登山民眾自發所為,雖然因為沒有後續維護,
感覺有些老舊,但雕工樸拙,為此步道的一大特色~
↓有些石階已經換成新的花崗岩~
↓有些仍維持舊有質樸的石階~
↓下到石橋的涼亭處,有教會的小朋友在此唱詩歌~
↓自然生態池,續往下走通往內湖大溝溪步道~
↓親水公園的漂亮大草皮~
大溝溪步道是大溝溪整治之後,新開闢的一條親水步道,
沿著大溝溪,設有親水公園, 附近有沼澤窪地,
平時做為公園綠地,有小橋、流水、池塘,
颱風豪雨期間,則可做為蓄洪區, 以保障下游住宅區的安全。
↓休憩涼亭~
↓被遊客餵食習慣的鴿子~
↓大溝溪步道,可通往大湖街,我們到此折返,
打算走圓覺瀑布步道接回碧山巖~
↓沿著大溝溪上行就可通往圓覺瀑布~
↓途中的小瀑布~
↓往左是我們剛才走來的鯉魚山步道,回程直行改往圓覺寺~
↓溪旁有小朋友戲水~
↓圓覺瀑布步道,沿著大溝溪岸,平緩好走,舒適怡人。
↓瀑布處,質樸的石桌石椅,可方便遊客在此野餐~
↓圓覺瀑布,可惜水量很小,感覺不出瀑布的磅礡氣勢~
↓離開溪岸,開始陡上,往圓覺寺~
↓抵達圓覺寺,接著就回到我們放車的停車場~
↓早上走了兩小時的山路,中午帶兒子來這家他不曾吃過的LA PASTA用餐~
其實在去年他高三那一年,我們夫妻單獨去吃過一些美食,
現在上大學了,有機會的話當然要帶他去品嚐一下囉~
↓生意很好呢!還好剛才在山上時有先打電話來訂位~
↓點了一個千層麵與兩個義大利麵,其中一盤義大利麵是採用細麵,
感覺吃不習慣,沒有了義大利麵應有的Q勁,其他的都不錯~
這樣逛了一圈,感覺上身心都舒暢許多,這條路線結合了鯉魚山步道
與圓覺瀑布步道,剛好呈現一個O型路線,有山有水,路程不長,
又平緩好走,頗適合闔家夏日出遊。推薦給大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