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山是一座錐形死火山,形似雞籠而得名,雖僅五百八十八公尺高,
但山勢獨立,巍然有大山的氣派,若從金瓜石的方向眺望基隆山。
從這個角度看,基隆山並不像雞籠,反而像是挺著大肚子,
橫躺著的懷孕婦女,婀娜多姿,所以基隆山又有「大肚美人山」之稱。
近山頂處步道邊有編號1109號的三等三角點,為台灣小百岳第6號。
上趟228來爬茶壺山時,因霧氣太濃而取消了原訂的基隆山行程,
今天一早看到艷陽高照,且春季時令正適合爬這種沿途無遮蔭的山,
遂興起了攀登基隆山眺望東北角山海美景的興致!
↓一早抵達九份老街上方的基隆山登山口停車場,
計次收費一次100元,因為中午要順道到九份老街用餐,
所以還算划算!
↓由大馬路邊的登山口起登基隆山~
↓走沒多久就有一個休息平台,
路況明顯,可清楚的看見通往大肚頂的蜿蜒步道~
↓春夏之交正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,
這盛放的杜鵑對我們來說倒是意外之喜~
↓由此通往基隆山頂有兩條路線,直走是一路陡上
全部石階的主線步道,由此到山頂約八百多公尺。
左側的小路則是支線,泥土階梯混雜,呈"之"字行緩上,
由此到山頂則為一千四百公尺左右。
↓我們選擇由開滿杜鵑花的主線起登,
下山時再由支線步道繞回~
↓第二座休憩平台,在此可遠觀附近金瓜石、九份市區
↓左側望去能夠俯瞰整個金瓜石地區,你若熟悉金瓜石,
便可以一一細數景點,如景明亭、勸濟堂、
時雨中學、瓜山國小的操場、 太子賓館、本山五坑等;
↓右側則是有「台灣普羅旺斯」之稱的九份市區,
在九份眺望東北角山海景觀,一向是九份吸引人之處,
而基隆山又在九份之上,視野自然更佳。
↓欣賞完了金瓜石、九份的市區美景,拾階續往上走~
↓一路陡上,遇見除草的工人,正努力的清除兩側雜草,
難怪今天的登山步道看來特別的乾淨、舒服~
↓主線沿路有三座尖頂的涼亭(不包含山頂的那座),
此處是第二亭,搭配上藍天白雲拍照,讚!
↓由第二亭望第三亭,長亭復長亭。
↓看到前方的基地台,就表示快到山頂了~
↓山頂的涼亭與發射台~
↓山頂景觀平台,站在基隆山頂眺望山海,景色令人震撼。
寬廣的環繞視野,遼遠的海洋,蒼穹的天際,嶙峋的海岸,
壯闊的山巒,都一一呈現於眼前。
↓遙望左側的海景,由近而遠,深澳漁港的番仔澳、
八斗子的望幽谷、基隆的和平島,甚至連更遠處
位於我家附近協和發電廠的三根大煙囪也能清楚得見。
↓右側望去的東北角峡岸景觀~
↓這是今天唯一的一張合照~
↓解說牌~
↓哇!遠處山頂的白點,應該是九分山氣象站吧!
想起曾經由基隆家中騎單車攻頂,不禁也有些佩服自己,哈哈!
↓也休息了一陣,下山囉!
↓主線一路的下坡石階,對膝蓋不太好,
還是改由支線一邊欣賞海景,一邊慢步下山吧!
↓清除過兩側雜草,走來舒服的支線步道~
↓這條支線,因為有一個微波反射板,也有人稱之為"反射板"步道~
↓支線沿路也搭建了幾座景觀平台,不過沒有遮蔭也沒有椅子喔~
↓海岸邊有在高空盤旋的基隆市鳥~老鷹(又名黑鳶)
↓支線路況~
↓接回到主線了~
之後逛了一趟九份老街,吃了著名的紅槽肉圓與竽圓冰就下山了。
↓不走來時路,改由金瓜石走濱海回家,路旁順拍了一張
大肚美人山的照片,看與解說牌的照片是否符合!
↓順遊蝙蝠洞公園~
爬基隆山,最好選對季節。
基隆山位於東北角,海風吹襲,闊葉林難以生長,
山頭以芒草為主,毫無遮蔭;夏天爬基隆山,石階陡上,酷熱難耐;
冬天時,則北風強勁,寒風刺骨,山頂又時處於雲霧籠罩之下,
登頂未必能夠看到風景。因此,最佳登臨季節還是以春秋為宜。
【路程時間記錄】
上山約40分鐘,下山約30分鐘,來回抓1.5小時即可輕鬆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