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~ 先到飯店頂樓的景觀餐廳享用自助式早餐~
假日呈現客滿狀態,還好還找的到位置~
一邊用餐,一般觀賞日月潭風光,是這附近餐廳的特色~
在飯店外等待集合前往搭船~
這就是今天要上船的碼頭,由飯店走路下來還蠻近的~
上船囉~
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搭船遊日月潭(以前來都捨不得坐,哈哈~)
一群的浮田, 目前是種植野薑花(觀賞用),
底下則當作魚蝦棲息地(也算另一種附加價值)
暖和的陽光搭配著湖光山色,心情也開朗不少~
↓遊艇船頭~
環湖公路上方的文武廟~
↓繁榮的水社碼頭
(現代建築林立,是否有身在國外的感覺呢!)
日月行館的設計概念就是將飯店比喻成一艘大型的郵輪停靠在湖邊,而停靠點就位於日潭與月潭分界的涵碧半島上,而最具代表性的船桅高73公尺 ,直徑180公分 ,由15公斤 的純金黏貼而成,是行館最醒目、也是最具帶性的部分。由工人爬到高樓最頂端,拿捲尺測量,量出來的結果弧形長度60.92公尺,垂直柱長12.42公尺,加起來一共73.34公尺,施工時只看見工人先用噴槍,將九十九點九純金箔噴在柱子上,飯店還沒開幕,就已經先耗費兩千兩百萬~ (此為當時的金價)
下方是涵碧樓,上方則是今年七月剛開幕的帆船飯店(日月行館)
,聽說入住一晚要2萬起跳,
已經取代涵碧樓成為日月潭最高檔的飯店~
↓湖中的光華島~
位於日月潭中央的小島,日人稱珠島,光復後稱光華島,
現稱拉魯島,原先島上有月下老亭,
921地震後拉魯島龜裂已將月下老人遷往水社村龍鳳宮,
並由觀光局規劃為邵族人的祖靈島~
當地遊艇業者喜歡戲稱日月潭有 "三小"
拉魯島就是其中之一(最小的島)
↓中間的島是貨真價實的陸地喔!
可惜921大地震時震垮了不少,面積減少了許多~
四周圍繞的則是人工浮田,因碼頭過小無防護欄杆,
且陸客過多爲安全考量,現已禁止登島~
整個遊湖行程中唯一的停靠點~ 玄光寺碼頭
人潮啊! 似乎原本散佈在日月潭四週的遊客,
都集中到這邊來了~
賣了50多年,很有名氣的阿嬤香菇茶葉蛋,
真的好吃喔~ 有來的話,不可錯過~
由此青龍步道上玄光寺~ (約10分鐘路程吧)
↓由步道下望的湖景~
玄光寺~供奉玄奘靈骨,玄奘為唐朝高僧,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經,歷十餘年返國,得經書650餘部,與其弟子共譯75部,得1,335卷,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卓著。中日戰爭期間,日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的靈骨,供奉在日本埼玉縣慈恩寺,民國44年(1955)迎靈骨來台,待民國47年(1958)玄光寺建成後,玄奘法師的靈骨始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。
↓換句話說,就是唐三藏的靈骨存放處
難怪是陸客來台必遊之處~
↓陸客爭相拍照的石碑,曾因為排隊糾紛而上報,
現已請了一個保安且拉上排隊動線來維持秩序~
趁著陸客換人的空檔,趕快拍一張~
碼頭處的原住民街頭藝人~
發現大陸人真的很不守規矩,等待船來的空檔,
大家都在前方觀賞,
就是有人硬要擠到前面去拍照或錄影~
害後面的人都被擋住,我糾正他,
居然只是象徵性的移了一下下,就不理我了~ 真是ooxx~
日月潭的水域上極具特色的捕魚工具~ " 四角網" ,
日月潭的特產奇力魚,就是依賴這種漁具來補獵,捕魚時,
只要將罾(網)放入水中,等魚群游入範圍上方活動時再利用槓桿原理拉起即可。
這兩位老兄在作日光浴, 也太舒服了吧~
這幾年來有名的船屋是當地的特產之一,但是蓋的也似乎多了點,
污水直接排入日月潭中,應該會造成蠻大污染的吧~
之前是有聽說在徹査管理,但此次所見看來,似乎還是存在不少
(也不知是死灰復燃還是已經確實比之前少很多了~)
↓遊湖歸來,大夥來拍團體照~
↓接著也快到中午了,又看到邵族人在唱歌遊行拜年,
因為按照習俗是要持續到第二天中午的~
還沒到開飯時間,就隨意買點 "等路" 好留待車上吃囉~
上到餐廳休息,此時才見邵族人浩浩蕩蕩的由碼頭處回來,
過年應該快結束了吧~
還記得嗎? 昨天中午的重機,又出現了~
還真是有緣啊~
↓上菜囉~
鄒族的風味餐,其中較有名的就是「魚蝦滿漁船」,
盛菜的器具是船和四角漁網,是鄒族捕魚的工具。
船上裝的是日月潭中的曲腰魚,網中裝的是日月潭中的潭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