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中秋節的補班日,大部分人都正常上班,我則申請休假回頭城
探視兩位老人家,一早先到位於宜蘭大同鄉的九寮溪生態步道走走,
這條步道就位於九寮溪上,與上趟來的松羅國家步道相距不遠,
都是一條規劃完善適合親子同遊的步道~
九寮溪源自雪山山脈拳頭母山,全長10餘公里,溪水水流充沛,
清澈見底。最早泰雅族人稱她為「葛叭溪(GaBa)」,
GaBa的意思是「溪水打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」。
吳沙開蘭後,閩南人與客家人進入,他們看這條溪宏偉壯觀,
一路「破向東邊」,就喊她「破東溪」。至國民政府來台,
在此砍伐樟木製作樟腦,建構「九個工寮」,改名為「九寮溪」。
↓位於入口處停車場旁邊的民宿,若是外地遊客,來此居住享受一下淳樸的鄉間生活,
順遊附近的九寮溪步道與松羅步道,倒是不錯的選擇~
↓經過管制站後,進入眼簾的是這座飾有泰雅圖騰的第一座拱橋~~
↓從外面的停車場到九寮溪步道的入口約有兩公里,這段路沿溪而上遮蔽物較少,
夏日走來最好帶把傘,一來防曬,二來又可避免午後雷陣雨變成落湯雞的可能,
另外此段路程禁止汽車進入,不想走的,也可在停車場處租單車騎往步道入口~
↓大約九點抵達停車場往內走去,所以還有部分路段可以借一下遮蔭~
↓中秋節近了,今天剛好有團體在此辦烤肉活動,看來也是熱鬧的很~
↓清澈乾淨又安全的溪水,蠻適合帶小朋友來此戲耍~
↓休憩涼亭~
↓涼亭再過去的空地上,有一處以土堆、橫木、翠綠草地構築的露天表演場
這裡也是泰雅創意展售中心,除了一些原住民的小工藝品外,也有賣吃的。
↓回程時在這買了30元的馬告香腸止飢,不過感覺肥了些,不太合我的口味~
不過聽到搭乘遊覽車來的客人極力推薦說這賣的小米酒很好喝,
對這我是沒興趣,大家有機會來的話,不妨品嚐看看~
↓右側的小路以軟木屑鋪陳,走來感覺較為軟Q舒服許多~
↓今天的目的地:戈霸瀑布,還有2.5K~
↓接下來改走左側的步道,不走中間水泥地,雖然稍稍遠些,不過遮蔭處較多些~
↓右下方就是較無遮蔭的水泥石子路~
↓步道的入口處到了,如果騎單車來的話,就只能把愛車鎖在這兒囉!
↓這條也叫無菸健走步道,步道來回一圈大概可消耗300大卡,
如果加上停車場進來這段2公里的路程,大概可抵500大卡吧!
↓在此稍事休息一下~
↓這裡就是九寮溪步道的入口處(距戈霸瀑布1.8 K)~
↓躍崖棧道沿山壁高繞,是原住民為防止午後雨造成溪水暴漲而想出來的方法
↓一邊緊依山壁,另一邊俯臨溪水。
↓步道走來感覺如同桶后古道一般,沿途都有溪流相伴!
↓續行不久,即遇到第三座橋樑,名為「篤農橋」,越溪至九寮溪左岸。
九寮溪以前的舊橋都是就地取材,以九芎、麻竹、筆筒樹搭建鋪於溪谷之上,
颱風季節容易被溪水沖毀,現已全數改建為漂亮的新橋了。
↓第四座的「豁雲橋」,此時再次越溪回到右岸~
↓由橋上望去,景色可觀,溪水淙淙,山林蔥鬱。
↓古道寬闊平緩,森林蓊鬱,有不少鳥巢蕨類攀附於樹幹,景觀原始自然。
↓第五座的巴尬吊橋,橋面以堅固的繩索編成,索橋狹窄,只能單向通行~
↓走巴尬吊橋,如走空中鋼索,上下晃動,左右搖擺,相當有趣。
↓第六座的哈隘吊橋,為木板橋身,走來平穩許多。
↓木棧道~
↓又遇一座美麗拱橋,這是今天的第七座橋~「臨瀑橋」。
顧名思義,過了這橋就可賞瀑囉!
↓抵達步道終點的觀景平台,已有許多遊客在納涼休息~
↓戈霸瀑布高約50公尺,水量大時寬可達五公尺就如同垂掛在山的肩膀上~
↓舊稱「九寮溪瀑布」,又稱「玉蘭瀑布」,現在正式稱為「戈霸瀑布」。
↓回程~走到水泥石子路這段時,幸運的是太陽都躲到雲層後去了,
雖時近正午,走來卻比早上進去時還要涼爽~
↓既然沒有太陽曝曬,就不走來時靠山邊的步道,改由石子路出去較近些~
↓這個時節,大型的紫斑蝶都不見了,只剩下這小黃蝶可以拍~
最後附上這由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下載來的步道地圖,給大家參考~
這位大大的著作是我很喜歡的書,也蠻適合當外出休閒登山健走的參考!
這條步道走來很舒服,沿途緊鄰九寮溪畔,由停車處走到戈霸瀑布,
來回6公里,像我這樣走走拍拍,去程花1.5個小時,回程則花了1小時,
但前段到步道入口處的遮蔭物較少,夏天較不適合,如果其他季節前來,
應該更為舒適,等秋天或冬天辦一場宜蘭櫻花溫泉露營活動,
搭配這九寮溪步道來走,想必也將是另一趟完美的出遊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