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湖優良的水質,加以海水中含氧量充足,

除了養殖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外,

近年來澎湖大力發展出海上的養殖觀光牧場!

 

第三天的第一站就是搭乘半潛艇船前往業者的海洋牧場~

小丑魚漁業觀光休閒牧場~

 

 

開放式的半潛艇觀光船,雖然速度較慢些

但也相對平穩,下層船艙還另有玄機喔~

 

 


↓導遊說~ 這像老鼠,

可能是角度不對,我怎看不出來~

 

澎湖群島是台灣三大火山群之一,除了花嶼之外,

各島的岩石組成大多為玄武岩。火山熔岩流在冷卻時體積收縮,

形成玄武岩的柱狀節理,呈六角柱或多角柱,

再加上海蝕及其他地形作用的影響,造成許多高低起伏、

變化多端的柱狀玄武岩。

澎湖各地柱狀玄武岩以南海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最有名氣,

可惜的是並不在我們此趟的行程中~


↓但導遊也帶我們由海上參觀了另一個員貝嶼後山,

此為火山爆發形成的柱狀玄武岩壁,也還蠻壯觀的~

 

澎澎灘~此島聽說是由於後方島嶼興建港口,

導致潮流改變,海沙堆積在此而形成的沙灘島~

已經開始有業者於此開辦各種水上活動,

但無港口,需另行接駁較不方便~

 

等半潛艇船開至較淺之珊瑚礁石區,

導遊就要我們下船艙觀看海底景觀~

 

大夥排排坐,聚精會神的觀看

海底的珊瑚礁石和熱帶魚~

 

由船上往遠方的風力發電機望去,

別有一番景緻~

 

到了小丑魚海洋觀光牧場了~

就是一個較大的海上浮台罷了~為一雙層浮台

一樓可分為三區~二樓則是煮食用餐燒烤鮮蚵的地方~

一區是養殖高單價的海孋區除養殖外另兼具給遊客餵食海孋

感受其強勁拉扯力道的觀光用途~

二區是養殖其他較小體型的有價值魚種~

也是可給遊客感受餵食樂趣的地方~

三區則是直通大海,供給遊客享受海釣樂趣的池子~

一二區的餵食方法是將魚頭或魚尾用釣線綁於釣竿上,

由遊客透過魚竿來餵食~(藉此來感受魚的拉力)


↓下圖就是餵食區內的海孋魚~

體型碩大,肉質鮮美,是高單價的魚種~

 

↓導遊再三強調,只能用綁魚餌的釣竿餵食,

不可用另一區海釣有魚鉤的釣竿,

否則釣上的海孋可就要自費購買囉~

 

↓蠻強的拉力,與魚上演拔河拉力賽喔~

 


 

餵食的不過癮,還是拿隻有釣鉤的竿子自己釣吧~

兒子今天居然給他釣上了七隻,應該是名列前矛吧~

 

↓不同的魚種也都陸續有所斬獲~

(不過我的釣況的不理想了,不提也罷~)

 

釣完魚,就到樓上吃炭烤鮮蚵和鮮魚麵線囉~

 

↓真的是非常鮮美喔~

 

回程準備到港口用中餐囉~

中午退潮時間,許多當地人都人手一竿走入海中垂釣~

(因為只有此時深度最淺可由港口走入平壤區垂釣)

 

↓別有風情,就不知漁獲量如何了~

 

用完餐,再度來到市區參觀古蹟~

有名的四眼井~

四眼井位於馬公市中央老街的最北端,

建立於明代初葉(西元1592年),

正式名稱為『四穴井』或『四孔井』;

已列為澎湖的三級古蹟。

四眼井原是一口大井,出水量多,為避免民眾

取水時不慎跌落入井中,早年以六塊花崗石條覆蓋,

並用紅磚砌緣,但先前整修時已經改為水泥粉刷,

再用花崗石環收編。

因此形成四個圓形的取水口,方便同時提供四位民眾取水,

深約5.6公尺,口徑約為2公尺,

也因構造十分奇特,因而被稱為四眼井,也是馬公最古老的水井。

 

 

 

再來是有400多年歷史,已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 " 天后宮"

后宮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,

西元1604年荷蘭人第一次登陸澎湖之時便已存在。

天妃宮俗稱媽祖宮,明代稱為「娘宮」、「媽娘宮」、

「娘媽宮」「媽宮」等,廟名也是地名。

 清康熙22(1683)年,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進攻澎湖,

打敗明鄭守軍。施琅認為能進攻取勝,

全靠媽祖顯靈相助,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。

清廷准奏,並且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。

第二年,康熙23(1684)年,就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。

從此,媽祖宮又稱為「天后宮」。

大正9(1920年)年日本政府將媽宮澳改名為「馬公街」,

從此「媽宮」成了「馬公」。這也是馬公市地名的由來喔~

 

 

↓網路上找來日據時代的天后宮照片~

 驚訝的是幾乎沒有改變ㄋㄟ~

(可惜的是,我並沒有將左右兩側也拍下供做比對)

 

三天的活動終於邁入了尾聲,整個來講,

澎湖是一個蠻值得造訪的旅遊景點

 也希望大家來澎湖,不僅是玩它的水上設施,

也能夠深入的了解這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背景....等

 如此,不僅是能夠回憶滿滿,

相信也能夠收穫滿滿的滿載而歸回台灣喔~

延伸閱讀:20080824-澎湖三日遊~Day1 

20080825-澎湖三日遊~Day2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加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